壹、分析哲學的歷史淵源與思想特質
歷史淵源
分析哲學是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最主要的哲學思潮之一,其源流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的「談話法」,體現了哲學活動「清思」的特點,他在與聽眾討論時,採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概念的檢查及澄清,進而獲得適當的界說,使大家意見一致。但在這之後,哲學思潮走向對於「哲學內容」的關注,而拋棄了「分析的方法」,直到二十世紀初期,分析哲學才又興起。分析哲學主要有思想淵源有兩個:一是從維也納學團所發展的邏輯實證論,另一是在英國牛津大學的日常語言學派。兩者對於教育都有很大的影響:
一、邏輯實證主義(1920 年代)
⒈ 代表人物:維根斯坦、羅素和維也納學團成員。
⒉ 起源:邏輯實證主義的產生與自然科學的迅速發展有關,自然科學運用經驗的方法來發現真理所獲得的成功,使哲學家感到,哲學依靠純粹的思辨、推理所獲得關於世界的推論是沒有根據的,因此,他們認為只有「科學」才是其正的哲學方法,故提出「據實原則」:一個陳述只有能夠用數學或邏輯的原則加以證實,或者得到經驗的或感覺的材料證實,才算是真的,才具有意義,如果不能得到這兩種證實,那麼就是無意義的。
⒊ 基本觀點:
⑴ 哲學的任務是邏輯分析的而不是思辨的。
⑵ 大多數的規範判斷,都是不能用經驗證實的,是無意義的。
⑶ 「分析命題」與「綜合命題」。
⑷ 所有綜合性命題都可以簡化為能用邏輯-符號-語言來表達的基本經驗論述。
二、日常語言學派(1950 年代)
⒈ 代表人物:賴爾(G. Ryle)及穆爾(G. E. Moore)
⒉ 起源:一些分析哲學家不滿邏輯實證主義的概念及方法過於死板和狹窄,但他們又不願意回到傳統的思辨及形而上學的哲學方法上,因此他們將重點放在人們日常所使用的語言及概念上。
⒊ 基本觀點:
⑴ 強調自然語言是完善的,根本不需要人工語言。
⑵ 強調詞、短語、句法及其意義的研究。
⑶ 對形而上學採取較溫和的態度。
邏輯經驗主義和日常語言學派主張雖有不同,但基本上都強調對語言進行分析,使語言更加清晰、明確、合乎邏輯,避免因為語言的使用不當和理解分歧而產生混亂和無謂的爭論。因此分析哲學家認為教育哲學在規範教育方法之前,應先澄清教育語言,傳統的教肓哲學急切的提出許多教育觀點,未經仔細、澄清、論證,容易沾染情緒色彩,所以教育分析哲學主張釐清教育用語。而皮德思承繼了維根斯坦的語言分析哲學路線,並將之應用於教育思想的研究,強化教育哲學之學術性。
教育本質的分析
一、教育的目的
皮德思曾說:「教育不可能有超越其本身之目的,他的價值源自於教育之內在的原理及標準」且教育的目的是在傳遞有價值的東西和思考方法,也可以說是傳遞一個社會的終極價值,以使個體能夠將其化為自己的東西。因此教育目的不宜由外在性來訂定,而是要依循內在的原理及標準。這就是教育的內在目的,這種目的不是由他人有意設計,而是蘊含在教育概念內。故所有的活動及程序不是固定的,但是有依循的規準,皮德思在《倫理學與教育》一書中曾提出教育的三
大規準:
⒈ 合價值性:「教育是將『有價值』的事物,傳遞給逐漸投注於其中的人。」
⒉ 合認知性:「教育不是了無生氣的,必須包含『認知、理解與通觀』的能力。
⒊ 合自願性:「基於學習者之『意願及自律』,教育應當排除若干傳授的程序。」
二、教育的歷程
皮德思認為教育是一種「引導」-教育即啟發的歷程。在這個歷程裡,一個經驗豐富的人幫助其他的人將眼光投注到外在客觀世界,吸收社會文化的菁華。因此教育可以說是「有價值活動或思想模式的引導歷
程。」在這裡,皮德思提出了「工作-成效」的觀點,以「教學」及「教育」兩項概念來做說明,「教學」是老師傳遞有價值的東西給學生,但學生是否吸收了,我們並不知道也不關心,所以教學只是項「工作」而已;但「教育」則是老師傳遞有價值的東西給學生,學生吸收了並轉化為自己的東西,且讓其人生變得更好,更有價值。此時「成效」才有顯現出來。故皮德斯說:「一個人已經接受過教育,但沒有變好,這些話可能是邏輯上的矛盾。」
留言列表